博宝艺术家 > 艺术家 > 刘咏阁个人官网
销售作品
欣赏作品
浏览
17277
分享
709
粉丝
1543
+关注
更多
—  微信扫码 参与互动  —

刘咏阁

刘咏阁 1958年生于北京,就职于对外经济经贸大学艺术教研室,任高级工艺美术师,在校担任外国留学生中国画等课程。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分会会员、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、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等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北京远比现在冷清,大批的艺术家还未漂流到这座城市。但少年的刘咏阁在这里却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。八岁起投师吴昌硕弟子廖同先生门下,修习诗文、书画、篆刻,后师从工艺美术大师李新民,还随年轻的龙瑞学西画。那时,他显露出绘画天赋和自信。20岁后他又拜师梁树年先生,并有幸亲聆蒋兆和、李苦禅等名家的教诲。在刘咏阁的画作中,有一部分属传统写意水墨,如没骨花鸟,浅绛山水,泼墨人物小品,皆兴之所至,或放逸或清雅;信笔题写诗句,颇见功力。这类作品分布于他各个不同的年龄阶段,在笔墨语汇中,可见青藤、八大的影子,也可见他所从之师对他的深厚影响。刘咏阁认为“艺术创作是自由精神状态下的信步、漫游”,特定的语言是不同心境下的自然选择。他从不把自己限制在一种固定的表现程式中,在纯语言形式的重复实验中,将笔墨技法仅作为艺术手段服从于情感表达的需要。这来源于他对传统文人画的继承,是在精神层面上对灵性的抒写。在当今喧嚣的艺术现代化进程中,不回避传统,更需要智慧和勇气,这表明他孤傲不随时尚的一面,也表达他无法舍弃的古典情结。他的山水创作浑厚而具幽情远思之境,以兰、竹、梅、荷意寓高洁绝尘之气,这些反映民族精神的东西沉淀在他的心灵深处。刘咏阁对“笔墨当随时代”理解较为深刻,因为正当他踏上以艺术为职业的道路时,适逢中国变革的年代。中国的当代艺术也开始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转型时期。如果新时期美术以1978年前后算起,从上世纪八十年代重新拾起现代主义话语,到九十年代后现代的进入,到二十一世纪呈现多元发展、杂语共生的局面,刘咏阁以他敏锐多思、丰饶博实的艺术实践,正好见证了这样一个历史发展过程。他创作于1980年的《青春之歌》,以富于韵律的墨线、浓重的墨块、跳动的墨点,组成一首清新明丽的恋曲。此时,正值美术界关于绘画的形式美的讨论,难怪此画被人说成有几分像吴冠中的作品,尽管当时身在军营的他并未见过吴冠中这类作品。这只是他的艺术变奏曲的开端。以他的水墨作品而言,从传统写意到写实主义、到表现主义、到抽象主义,他无不涉猎。在这种学习、借鉴中,他总是勇敢地游向前,无畏而执著。刘咏阁面对多样性选择和诸多美术思潮的冲击,也没被动地吸收和掺杂,而是主动和独立地面对并加以选择。从他的画中,可看到中西艺术语言的融合,对原始艺术、民间艺术的借鉴,以及将绘画与其他艺术形式相互的渗透等。这些丰富的语汇的形成是基于他中西绘画的传统功底,对众多艺术门类的广泛兴趣,以及个人的聪慧、勤奋和胆量。除绘画外,他也从事书法、篆刻、摄影、工艺美术、现代设计等创作,这些只是无心插柳,但艺术的共通性为他提供了别具意味的启示和灵感。马是他反复表现的主题,该主题本身就带有狂放不羁的张力。以草书入画,或彩与墨相互撞击,构成大动势,在永不停息的追逐中,显出力度、强悍与霸气。有的吸取汉画像砖的特点,具有强烈的形式感和色彩感,或与书法表现相结合,富有装饰意味而不失豪放与激情。他的人物画,既有写实肖象,也有概括凝练的写意人物和人体。一种具有实验性的人体水墨,用立体主义的分割加以现代摄影中的大特写手法,形成神奇怪异的画面构图。另有一种由浓墨与粉彩交混而成新的视觉语言,将形体契合错置穿插,恍如扑朔迷离的醉梦。他又将这种语言变换了形式运用于荷花的描写上,粉彩的浓烈与水墨的浓淡效果相交映,荷的出尘和清香开始带有现代的气息。题材与形式语言的变换不居,并未给人迷乱纷扰的感觉,因他的对象和手法都服从于精神性的表现。刘咏阁追求一种绘画语言的生涩感,他不会在同种语言上停留太长时间,拒绝重复带来的熟练轻滑,让创造总是新的开始。在创作过程中,它突破“意在笔先”、“胸有成竹”的传统,注重偶然因素,因“势”利导。往往是先抓住打动他内心的一点东西,再把这一点展开,在直觉感受和想象中无限延伸,顺乎自然地完成精神境界的自由表现。这在他的抽象类绘画中表现更明显。在刘咏阁激情四溢、色彩纷呈的绘画中,始终有一样东西在感染我们。他曾说,艺术使虚幻的生命变得可以触摸。而从他的画里,我们分明触摸到了他生命的悸动。在他的创作中,可以感受到他燃烧的赤诚,以及燃烧之后的纯净,例如他那幅《青藏高原》。他在画后写道:“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处天涯。老牧民饱览四季的眼睛可以告诉我们,距我们心中的天涯到底有多远,如何去到那天涯。”这种体验让他不歇步地去创作。

返回顶部